总共543条微博

动态微博

[闲聊杂谈] 银镯杂谈(三---下)

[复制链接]
查看273 | 回复2 | 2018-12-7 09: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镯痴仙 于 2018-12-7 10:01 编辑

                                 银手镯制作工艺的变迁(下)
          九十年代中期,银手镯的制作从地摊模式走向小作坊兼商店的经营模式。商店由几平米扩展到几十平米,业务由加工为主销售为辅演变成销售为主加工为辅。这时候的银手镯加工工艺变化不大,主要的变化为:
          1、熔银用薄形耐火材料取代了木方。随着人们对银手镯的加工需求量日亦增大,熔银量由几克提升到几十克,小坩埚放在了打银师傅的操作台上。
          2、为了小直径(4mm以下)套镯提高加工效率,增加了钢板拉孔模具并由冷拉发展到热拉。
          3、成活阶段增加了抛光机,增加了磷酸酸洗工艺,使银手镯成品更加能满足人们对银手镯加工的满意程度。
         随着社会的前进步伐,银手镯进入了千家万户。现在大街上已基本很少看见银饰加工的影子,代之而出的是在大型商场、专营商店里到处陈列的金、银佩饰。银饰加工由原来的纯手工作业变成了半机械化流水线生产模式,从压板、剪板、压花、成形、出彩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办法。生产厂家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汉族区域仅剩下少数原老银匠聚集的小区域还生意较为红火,能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在那里银手镯的加工部分人还保留着老一辈的做法。
         西南云贵少数民族地区的银手镯加工还有相当一部分一直保留着当地传承的打银工艺。但那里的打银师傅一般多为兼职。专职的打银师傅做成的银手镯质量很好,兼职的大多数以打铁制用品为生,打银的技术不很成熟,做出来的银手镯会让人挑出许多毛病。
        社会是发展的,银手镯的制作工艺随着社会变化的脚步也是在不断的更新的。变革的结果有喜有悲,喜的是新的制作工艺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悲的是几千年流传下的传统工艺几乎走到灭绝的边缘地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因市场需求而消失,真希望几千年留下来的原始打银技术还能继续传承下去。
【首页直搜 12866可达本帖】
★ 优质回帖将会返还你的积分消耗,点击浮动按钮即可申请
大林 | 2018-12-10 08: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前辈辛苦了
我要说一句
★ 优质回帖将会返还你的积分消耗,点击浮动按钮即可申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