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538条微博

动态微博

[闲聊杂谈] 银镯杂谈(三---中)

[复制链接]
查看244 | 回复2 | 2018-12-6 13: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银手镯制作工艺的变迁(中)       当时因为人们手中的银材料杂银来源的不同、银元铸造的年代、地域不同,造成银手镯制作的原材料纯度有很大的不同。打银师傅判断银纯度是采取烧红冷却后看色,从颜色上判断银的成色,他们的行话是七红、八黑、九灰、十白。由于制作银手镯材料成色高低参差不齐,不同纯度的银遇火后发生的表面化学反应不同,矾白工序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区别,如低于八成的手镯白化时就不仅需要加入更多的白矾,还需要加入紫铜料来作它的反应催化剂。
       八十年代后期手镯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后,银手镯的制作工艺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的地摊式经营:由于手镯在汉族区域出现了断代,以前的老银匠都改行或年老退出,地摊经营者都是一些在当时找不到工作的聪明年轻人。他们从来没有过打银的经历,都凭自己的聪明不约而同采用一种自创的打银方法,从开始做银戒指逐渐发展到做银手镯、银耳环等其他银饰品。
       1、银材料:起先的银材料大部分是大型用电器的银节点,后来旧银饰等原材料才进入银饰打造的范畴内。
       2、熔银:一张小桌上先放上耐火砖(或瓦),上面放一块小木方,用柴油喷枪加温烧熔银料。在木方上高温烧烤,为得是尽量保留熔化物的温度,以达到熔化物的流动聚集。缺点是因木方在烧烤时开裂,聚集的同时无法对聚集物的形状人为控制,熔化后的银材料形状很难达到预想的结果。造成敲打出形时的困难甚至因无法出形而必须重新熔化。       3、锻打和粗加工:由于当时制作的银手镯都是平面带状的,极少D形截面的,没有圆杆截面和麻花等复杂造型,所以锻打的工作量很小。粗加工主要靠的是锉。一方面由于制作人没有银饰粗加工的必要知识和经验,不注重锻打成型的到位,另一方面制作人出于不正当的私心,有意用锉刀使劲锉,以达到克扣委托人银料的目的。
       4、出品成型:只有细锉刀和砂纸,砂纸擦完后即完成全部加工程序。


【首页直搜 12860可达本帖】
★ 优质回帖将会返还你的积分消耗,点击浮动按钮即可申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